您好,欢迎来到合江县图书馆!
    新闻公告
    读者活动

    时间:2024年07月02日
    主题:“十里盛夏”小暑影像征集活动开始啦!!
    内容:

    时间:2024年05月30日
    主题:【六一线上活动】 号外!号外! “小时候的我 VS 长大后的我”照片征集活动来啦!
    内容:

    时间:2024年05月17日
    主题:【合图·线上讲座】《复活》——心灵的救赎与复活之路
    内容:

    时间:2024年05月08日
    主题:【合图·线上讲座】法律语言规范
    内容:

    合江文化

             合江县的苗族,解放前是农历三月三在羊蹄山过踩山节。解放后,为了不误农时改为正月十二,在顶子场办踩山节。在踩山节三天中,苗族青年一是要展示自己一年来的丰硕收获,二是要展示自己的绝技,三是要耍朋友。而老年人则更多是物品交易和寻亲访友。比武艺(射箭或鸟枪),比爬刀山,比划楠竹、芦笙对歌都是必备的节目,最后是狂欢豪饮一醉方休。

    合江苗族踩山节这一活动传承延续至今已有300余年。由于种种原因,它在上个世纪沉默了数十年。1992年,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,踩山节又得以恢复。为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促进对外开放,加强文化交流,加速区域经济发展,相关部门经与苗族同胞协商,将踩山节举办的时间调整,由原来的正月初八举办延迟到正月十五。现在踩山节保持了原来的特色,主要有情歌对唱、滚山珠、苗族婚礼、绝技展演等特色节目。其中苗族的情歌、踩山歌、盘歌、仪式歌、时政歌、敬酒歌、板凳舞、桶鼓舞等歌舞非常动人,表现了苗族同胞的劳动、生活、祭祀、婚丧等民风民俗。目前,踩山节已成为极富浓郁地方特色和少数民族风情的文化节庆。

        踩山节主要内容有对歌、射箭、祭神还愿、爬花杆、喝牛角酒、上刀山下火海、吹竹笙、跳唱、赛歌、赛舞等活动。苗家“咪彩”(苗语,未婚姑娘)“咪哆”(苗语,未婚男子)更是通过芦笙舞蹈和情歌对唱谈情说爱,尽抒胸臆;有意者互赠手绢、腰带等,之后由男方托人提亲、定亲,以后做酒迎亲。

        踩山节,是苗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。第一天上午,要举行立花竿仪式。就是在坡中央竖起一根系着松柏枝条和鲜花彩旗的花杆,作为采花山的标志。立花杆由年长者主持,花杆定好后年长者向人们敬酒祝福,随即锣鼓声,鞭炮声齐鸣,芦笙悠悠,在人们欢笑声中,踩山活动就拉开了序幕。男女老少在悠扬的芦笙音乐中,跳起蹬脚舞,耍狮灯等,一派欢腾的景象。吹芦笙者有的边徜边舞,有的对吹对舞,或边跳边吹,或作半蹲状吹跳,同时伸出一脚作旋转状,左右脚交替更换。难度最大的,要数在地下倒立者,吹奏者头着地,脚朝天吹奏。在苗族男人中,大多能吹奏芦笙,但能蹲吹或倒立者却为数不多。舞蹈结束之后,老年人在一起喝酒拉家常,谈农活。青年男女一群一对地向树林中或山坡上走去,或对歌,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。到晚上,山上燃着篝火,人们围在篝火旁喝酒谈天,通宵达旦。在踩山活动中,男女青年通过交往,也有产生感情的,回去禀报父母后,结成终生伴侣。第二天下午,要举行倒花杆仪式,就是表示一年一度的踩山节结束。

       

     

     


    地处长江上游赤水河入江口的泸州市合江县,石刻艺术历史悠久。境内饮誉神州的“合江汉代画像石棺”和“宋代墓葬石刻”,是中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瑰宝。合江悠久而深厚的石刻艺术传统,以及崇尚石雕艺术的民风民俗,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石刻名工巧匠。

    现存合江民间石雕艺术以“合江周氏传统石雕技艺”为代表,周氏石雕是自清光绪年间起,就在周氏家族一直不间断传承至今的民间传统石雕技艺。历经代传承人的不断积累和完善,形成了雕刻技艺精湛、雕刻技法独特、雕刻内容丰富的宝贵传统手工技艺。深受当地百姓认同与称赞,并享誉川、黔、渝、滇等毗邻地区。当今代表性传承人周守道从艺53年,在继承发展先辈传统石雕技艺的基础上,融进了自己的审美价值,形成了当下既具有传统风格、又富有地方特色和独特绝技的一整套石雕技艺。

    周氏石雕寓传统文化、民俗观念于作品之中。造形看似自然、随意,实则匠心独运。雕刻技法简洁、精炼,线条流畅、刚劲。常以圆雕、浮雕、镂空雕、线刻等技法自然结合塑造形象。作品同时具备丰富的图像内涵、明晰的审美特征、巧妙的造形规律、成熟的工艺技巧和丰富的表现手法,赋予雕刻材料灵动的生命,既有传统气韵,又富地方特色。

        周氏石雕内容种类繁多,从建筑类的石牌坊、石台基、石柱础、石门枕,民俗类的神佛造像、墓葬碑碣、龙、凤、石狮等到百姓生产、生活用具如石磨、石碾、石碓、石磕、石桌凳、石水缸等,应有尽有。雕刻题材广泛,蕴涵丰富社会内容,技艺娴熟而精湛,尤其擅长传统石狮、龙、凤、神佛造像、花鸟、文字的雕刻,深受川、黔、渝、滇一带广大百姓青睐。

    周氏石雕以其传承的悠久历史,题材的广泛性、内容的丰富性、功能的实用性和技艺的精湛性,而蕴涵丰富的历史价值、文化价值、社会价值和民俗价值。

   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省、市、县电视台及多家媒体曾专题报道。

    合江建县于西汉元鼎二年(公元前115年)是汉帝国西南边陲,通往南夷的主要通道之一。汉夷杂居,多元文化的交流、融汇,形成地区历史文化环境,孕育了合江传统石雕技艺。大量出土文物表明,合江在汉代便有成规模的石刻群,具代表性的有崖墓群和画像石棺。合江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”,是全国唯一的汉代画像石棺专题博物馆;现存宋代石雕,主要为多处宋墓群的墓葬石刻,图案有人物、龙虎、花卉等,雕刻精致,形象生动,体现出高超的雕刻技艺;宋以后至民国时期的石雕品遗存丰富,较具代表性的如:二里乡法王寺、自怀镇黑岩寺、笔架山云台寺、县域各古镇宫庙的建筑石雕和神佛造像,焦滩乡神臂城“蛇盘龟”、 大桥镇黄氏坝立佛、城南马街子“还我河山”、九支镇刘家寨太平军过境记事等摩崖造像、石刻,及民间大量的祠堂、庄园、墓葬、碑碣、工具、用具等都有精美的石雕,内容丰富多彩,均具有不同历史时期的石刻艺术特征。

    合江民间传统石雕技艺世代传承,历史悠久,县域各地多能工巧匠。周氏石雕至今已经不间断传承了一百二十余年。清光绪中期,县城的石匠周德顺(周守道的曾祖父)集先辈石雕技艺于一身,成为合江知名“雕匠”,是清光绪十七年(1891年)修建合江法王寺万寿亭、光绪二十年(1894年)修建北一区(今白米乡境)大佛寺的主要雕刻匠人之一。其子周永华(周守道的祖父)继承父业,也成为知名“雕匠”,民国33年(1944年)雕刻合江城南马街子冯玉祥将军“还我河山”题字的摩崖石刻,民国35年(1946年) 雕刻合江城西校场坝“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” 浮雕及文字(毁于1967年)。周永华将石雕技艺传给儿子周希圣(周守道的父亲),周氏家族成了远近闻名的石雕世家。

    周氏石雕历代对文字镌刻都有严格的要求,作品有独到的艺术效果。首先强调练好基本功,能熟练运用刻字的几种刀法:即两刀字、平底字、竹节字、扑竹文等。其次通过读帖、临帖,认识真、行、草、隶、篆等各种字体及各种书法流派的笔划、结构、用笔特点,体会书法作品的风格和“神韵”。镌刻前,根据字稿的字体、书法流派、用笔特点选用合适的刀法,确定最佳深度,力求镌刻与书法有机的相合,准确表达书者笔意,充分展现出书法作品的风格和“神韵”,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。    

      


    合江匠笔画属于民间绘画体系,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绘画。它出自民间画工之手,内容以鬼神为主,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模式,以毛笔在熟宣纸上作画,画面以线条为主,造型生动,设色鲜明,突破了传统绘画的固定模式,带有浓厚的民间特色,是四川地区傩系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。

    合江的匠笔画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,(福宝高村摩崖石刻、汉代画像石棺),是傩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,傩文化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一种原始信仰,是指导人们思想言行的一种“意识形态”,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多元宗教、多种民俗和多种艺术相融合的文化形态,被誉为“艺术之源”。它包括傩的观念、傩的文化根基、傩俗、傩舞、傩歌、傩仪、傩艺、傩戏、傩神、傩面、傩坛(堂)、傩器、傩画(合江称匠笔画)以及有关的驱鬼禳灾、祭祀祈福、酬神纳吉活动和还愿、求子、度关、疔疾、娱神、建筑、慰亡等活动。

        80年代中期,在佛宝大小两漕河地区发现有大量的民间绘画作品,这些绘画作品都是由当地的民间画工绘成,值得注意的是,这些画均有图谱,是师徒历代相传的摹本。其中见到最多的画面是神话题材,通过对这些形式独特,内容丰富的原生态绘画的调查研究以后,基本确定了这种绘画形式的基本概念。

        出自未经专业绘画训练的民间画工(装颜匠)之手,表现内容几乎全是以民间传说中的鬼神为主。这种民间鬼神画,有不同的称呼,比如“道场画”、(道场画是民间绘画的一种,是道、巫、佛教举行仪式——道场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,内容为菩萨、诸天、鬼怪)“功德画”(一种专由想做善事之人请专门画匠所作、赠给道场做法事所用的中国工笔画,即功德画便在此间产生)“神图”、“盘王图”等,它们都属于傩文化的“ 傩画”,这种傩画形式在四川泸州合江甘雨、福宝地区就被称作“匠笔画”。 “傩画”具有内涵广博、深厚,风格夸张、大胆,色彩斑斓、古韵悠悠等艺术特点。大都“舞古老钱”、“魁星点斗”、“胡饮酒”、“舞滚灯”、“高跷马”等为内容。)

     



    高腔山歌是福宝产生、流传并向川南、黔北、渝西地区传播的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原生态山歌。

      高腔山歌源于先民的农耕、渔猎、伐木等劳动。其基本特色是“腔高嗓亮”,两句歌词为一歌段,歌曲高音区反复再现,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虚词衬句完成歌曲旋律的起、承、转、合,形成古朴高亢的山歌。

      福宝位于合江县东南面,地处川南、黔北、渝西结合部,幅员面积440平方公里。素称“原始森林,夜郎古道”、“山歌唢呐之乡”。

      由于福宝地属山区,森林广袤,山高水曲,沟长谷深,唱歌人要在山水之间传递歌声,必须“腔高嗓亮”,从而形成了山歌的“高腔”特质。受歌声在山谷间回荡的自然感应现象的影响,形成了山歌高音区反复再现的独特旋律。因各山地的自然环境和山民、猎人、马帮、木客(伐木人)、渔夫活动内容的差异性,产生了《山乐魂》、《谷王腔》、《幺姑腔》、《斑鸠腔》等不同的山歌曲调。清康熙年间的“湖广填四川”移民运动中,大批楚、粤、闽、赣之民迁居福宝,实现了“湖广”民间歌谣与福宝土生山歌的渗透和融合,丰富了高腔山歌的曲牌调式和表现内容。后人沿唱前人的山歌或以前人的曲调填词歌唱,使高腔山歌代代相传。

      高腔山歌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和七字句。衬词常用一连串的虚词,多为开口音发声。山歌体式有长调高腔和短调高腔,调式多汉族五声调式中的徵调式和角调式。高腔山歌有近百个曲牌,表现内容丰富。演唱形式为“一领众和”,部分曲调使用“边音”、“假嗓”、“嘘声”技巧,唱腔高亢,穿透性强,感染力大。福宝高腔山歌适用于薅秧、插秧、薅草等劳动场合,也适用于庙会、庆典等文艺演出,并有完整的歌俗、歌礼、歌规。

      高腔山歌是福宝先民传统文化的结晶,具有曲牌的原生性、表现的生动性、内涵的丰富性,称作“山之声,水之音,物之韵,人之灵”,被美学大师王朝闻誉为“山歌经典”。著名作曲家罗念一、著名音乐人陈川、大导演谢晋等高度赞誉高腔山歌,中央电视台、四川卫视台曾对高腔山歌作过报道。

        


    共享工程